创新社会治理 共建平安云南
今年上半年,云南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出炉,综合满意率为94.91%,比2018年上升了两个百分点。逐年攀升的数据充分证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平安,是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基本前提和有力保障。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实际,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坚持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抓牢抓实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云南,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营造了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抓实市域社会治理 夯实平安云南根基
市域层面具有解决社会治理中重大矛盾问题的资源能力,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前线指挥部。推动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体系能力现代化,对夯实平安根基意义重大。
省委、省政府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特别是做好市域社会治理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今年初,省委书记陈豪在省委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入推进市域治理创新,不断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在近期召开的扫黑除恶专题会议上,再次强调要把扫黑除恶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探索推进具有我省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时代特征、城市特点的市域治理新模式,我省确定了九项重点任务,包括科学谋划市域治理创新、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着力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化拓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功能、依法严厉打击市域突出违法犯罪、做好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等,并在部分州市开展试点。
拥有聂耳故乡、云烟之乡美誉的玉溪市,曾在2017年捧获“长安杯”,2018年被列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骄人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该市“基层党建+基层社会治理”的市域社会治理“2.0”版作用的有效发挥。
玉溪市将基层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联建双推,从制度设计、平台搭建、功能整合各方面发力,解决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两张皮”问题,既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又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还释放了社会共治新活力。
昆明市在推进市域治理过程中,不但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还积极组建社会治理专家库,成立社会治理研究院,建立完善社会治理激励评价体系,把市域治理各要素纳入网格化管理,实现全域发现、全域调度、全域治理。
在丽江市,市域社会治理瞄准旅游行业中的强制购物、欺客宰客等乱点乱象发力,通过“一部手机游云南”等智能化平台运用,有效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提升了旅游产品质量和景区服务水平,推动了旅游转型升级。
市域社会治理的深入推进,切实把党的领导优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夯实了平安根基,有效推动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枫桥经验”本地化 矛盾纠纷不上交
在创造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全县1772个村组中,有1500余个村连续10年矛盾不出村,600余个村连续10年不发案,呈现出发案少、秩序好、乡风文明、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西畴新现象”。
“西畴新现象”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生动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和发动群众,不断激发群众自治活力,是“西畴新现象”的坚实基础和明显特色。
在这里,80%的警力下沉到基层,创新推出“办小事、破小案、化小纠纷、息小矛盾、送小温暖”的“五小警务”,实现了全方位服务群众、常态化警民沟通、多元化矛盾调处。
在这里,“人人为我站岗、我为人人放哨”的群防群治模式蔚然成风,全县群防群治组织达1795支6000余人,每万人中就有群防群治人员228人,基层党员干部“人人都是调解员”,村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在这里,综治专干、司法调解员及“五老”,开展坐班门诊、进村出诊、集体会诊、上门复诊,10多年来共排查发现矛盾纠纷24000余起,其中83%解决在村和乡镇,17%解决在县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在这里,参与群防群治、无犯罪行为都可获得积分,凭积分到“幸福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村民每天出5分钱,加上县财政补助,聘请贫困户当保洁员、公安机关信息员,村庄干净了,有隐患还能早预防。
在云岭大地,类似“西畴新现象”的“枫桥经验”本地化探索遍地开花。
省司法厅开展“万人进千村帮万户”法律服务,在全省选拔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调解员4万余名,用3年时间深入贫困村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法律服务。
昭通市镇雄县针对命案高发、盗抢骗严重等问题,建设“一区”“一校”“一中心”“一基地”,对不能依法收押监管或追究刑事责任的未成年犯罪群体、精神病人、流浪人员、醉酒人员、吸毒人员等分类施策,全县命案、盗窃、抢劫、诈骗等案件大幅下降,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昆明市五华区探索“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初步搭建起覆盖全区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整合调解力量,规范了矛盾解决流程,调处效率大幅提高。
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探索实践中,全省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基层基础更加稳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织密公共安全网 厚植群众安全感
今年初开始,“云解纷”平台的使用让一大批跨区域案件得以快速定分止争。
云南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简称“云解纷”平台,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律师调解等资源力量纳入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现场+远程”“分、调、裁”有机对接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有效破解跨地域、跨辖区、跨层级、跨部门纠纷调解难题。截至9月22日,“云解纷”平台访问量达293万次,调解案件总数16601件。
加强综治中心和网格化建设,是抓好基础建设的主要内容,亦是夯实社会基层治理体系的根基所在。目前,全省共建成州(市)综治中心16个,县(市、区)综治中心129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1408个。
为深化拓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我省出台指导意见,规范了网格划分、网格员配备、网格功能定位,实现全省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推动党建、消防、信访、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吸毒人员管理等工作进网格,以网格化融合发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玉溪市华宁县将儿童保护纳入综治网格化服务管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健全预防、报告和反应三级儿童保护预警机制,全方位维护儿童合法权益。昆明市依托“智慧城市”信息系统建设各级综治中心,打造校园及周边、诚信商圈等4个特色模块,制作校园全景VR和二维码隐患巡查点位,实现“一店一码”诚信商圈二维码巡查管控。丽江市网格员使用手机就能与综治中心互联互通,可对门牌、楼栋、人口、单位等信息实时采录上报,实现了精准掌控、精确分析,服务群众“零距离”。
从全力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到综治信息化建设,从全面铺开综治中心建设到扎实推进“雪亮工程”……群众公共安全这张大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为“平安”撑起了强有力“保护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发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号召。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让我们携起手、再出发,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记者 尹瑞峰)